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频道 > 心理咨询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来源:时间:2008-05-15 字体大小【大】【中】 【小】 分享至:
一、睡眠障碍

睡眠是人体的一个必须的过程,它既是一个生理过程,也是一个心理过程,具体而言,人们的睡眠对人们有如下影响:
.睡眠影响人们的身体状态 充足的睡眠可以使人们精力充沛、食欲旺盛,使人们的生理系统的活动达到最佳程度。
.睡眠影响人们的认识过程 只有在充足的睡眠的情况下,学生才会有高效率的记忆,才可能有清晰的思路,才能够完成复杂的认识活动,获得好的成绩。
.睡眠影响人们的情绪 在睡眠充足的情况下,人们倾向于表现出积极的情绪,相反,则易于表现出消极的情绪。
睡眠障碍是中学生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之一,主要的睡眠障碍有下面几种。

1.失眠症

失眠症的基本特点是学生抱怨入睡和维持睡眠有困难,或者题目认为在经过了睡眠后并没有感到哟足够的休息,主要的表现有下面几个方面:
.入睡很困难。持续很长时间,有的达几个小时,有的在12点以后才可以入睡。
.夜间维持睡眠困难
.觉醒早
.睡眠很容易受干扰
.情绪焦虑
.记忆力下降
.集中注意困难

2.嗜睡症

又叫做过度睡眠混乱(hipersomnia disorder)。其典型表现是睡眠时间过长或有突发性,从睡眠状态过度到觉醒状态较难。在上课的时候会很容易地进入睡眠状态。对学生来说,10左右表现最突出。嗜睡症的总体发病率为1-2%,且男同学居多。


3.做梦焦虑

做梦焦虑(dream anxiety disorder)又叫恶梦症(nightmare disorder)。其典型特征是在晚上睡眠时经常被恶梦惊醒,有时每晚反复多次,难以入眠。恶梦的特征是这样的:梦的情景非常生动,一般是逃避危险的环境,如躲避可怕的人或动物,有时是可怕的怪物,有时是灾难性事件。一个有这样的异常现象的人出现的恶梦情景往往很相似,如在自己的梦中经常出现一个怪物等。由于有这种表现,这些学生一般在晚上有强烈的焦虑或恐怖行为,甚至惧怕黑暗的到来。也正是这个原因,他们的睡眠时间比一般人要少,因此这由影响到他们白天的学习,而且经常情绪波动。一旦有此情况发生,患者往往出现恶性循环,晚上的恶梦表现造成他们白天表现出较多的焦虑情绪,这种焦虑情绪又增加了他们晚上做恶梦的频率。研究表明,恶梦症一般发病于20岁以前,发病率为5-6%,这样的患者多为女性。


4.睡眠惊愕症

睡眠惊愕症的表现是:晚上突然惊醒,,满脸恐惧地尖叫,或放声大哭,似乎处于疯狂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患者的心跳的速度是平时的2到3倍。瞳孔放大,呼吸加快,出汗很多,患者对人们的哄劝几乎没有什么反应,因此这种情况有时会持续半个小时以上。有时这种惊愕表现一个晚上会反复2到3次。睡眠惊愕在小学生的发病率较高,主要发生在4-12岁之间,其次是20-30岁,40岁以后发病很少。睡眠惊愕症的发病率为1-4%,且男孩的表现突出。


5.梦游症

梦游症(sleepwalking disorder)患者的表现是这样的:他们晚上做梦时会从床上起来,并到一些地方走动,走动时间为40分钟左右。在他们做这些活动时并没有明确的意识,有时甚至很清晰。有时他们的活动似乎很复杂,似乎有特定的目的性。我们很难将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唤醒,一般情况下,他们会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又回到床上。他们的动作一般包括下面几个方面:起床,穿衣,开门或吃东西等。在行走的时候,他们并且麻木,虽然睁着双眼,但是对其它刺激几乎没有什么反应,即使和他大声讲话。但是,他们一般可以躲避障碍物,似乎也能够避开一些有害的东西,这一直是一个难解之迷。不过,他们避开障碍物的表现远不如清醒状态,因此,梦游症患者也会由于躲避的困难而发生对身体的伤害,如损伤腿脚等。梦游时,他们可能会他人清醒,这时他们往往感到很惊讶,惊讶自己怎么到了这里,一般情况下他们又回到房间。在他们觉醒的时候,有的人会回忆起来一些梦的片段,有的则没有任何印象。在梦游的时候,患者很少表现出攻击性行为,但,有的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梦游行为在6-12岁的发病率最高,大约15%的孩子有这样的经历,1%-6%的人周期性地表现出这样的行为,患者多为男性。


二、饮食和排泄混乱

1.过食

有过食行为的学生有如下特征:
.多 他们吃得很多,如果不加以控制,他们会连续不断地吃,直到自己的肚子感到不舒服时为止。他们每天吃的次数很多,只要允许,时刻都要求吃东西。
.快 他们吃得很快,几乎是狂吃,在还没有吃完的时候就将很多食物抢到自己的妈面前,好象总感到食物不够吃似的,他们很难控制饮食速度,如果有人监督的话,开始可能会慢些,但是马上又狼吞虎咽。
.粗 他们很少细嚼慢咽,几乎是囫囵吞枣,因此吃过后他们往往感到肚子很不舒服,甚至出现疼痛、呕吐的现象。为避开他人的注意,他们往往会偷偷地狂吃、狂饮。
.吐 患者很关心自己的体重,因此他们有时会自我引导呕吐,将自己吃过的食物再吐出来。但是,他们仍然控制不住自己饮食欲望。在这种行为发生后,他们会表现出负罪感和自责感,并因此出现消极的情绪状态。
这样的患者一般都会表现出抑郁的情绪,而且很多人还会表现出实物滥用的行为,如抽烟、酗酒和吸毒等。研究表明,女性的发病是男性的5倍以上,总体发病率为4-5%。


2.异食

异食(pica)是指人们经常食用非营养性的"食物",如颜料、木头、纸张、绳子、干草、土粒等。这种行为一般产生于童年早期,在童年后期结束,单也有一部分人此行为持续到少年时期。


3.厌食

厌食又称食欲缺乏症(anorexia nervosa),其东西表现因惧怕自己的体重增加而产生讨厌进食的现象。他们有明显的肥胖恐惧,有强烈的减肥的欲望,尽管他们的体重低于正常标准。这样的人往往有强烈的身体焦虑,有的会有扭曲的身体想象,特别女性,这种表现更加突出,甚至会出现月经停止的现象。他们扭曲的想象是一般是这样的:自己身体臃肿,体现丑陋,典型的感觉是肥胖。因此,他们总是认为减肥是最好的方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对自己进食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严格控制进食的量,同时有自我引导呕吐的现象。他们存在藏匿食物、破坏食物的倾向,他们否定自己由什么疾病,对任何治疗都不感兴趣。这种行为表现如果不加以矫正,会严重地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厌食一般出现于少年后期,在青春期表现最突出,患者95%为女性,对这些患者的追踪研究表明,患者的死亡率为5-18%。


4.偏食

偏食是一种费典型性的饮食混乱,因为很多人都有偏食的倾向,因此很难确定在什么情况下的偏食是正常的,什么情况下的偏食是异常的。但是,我们一般认为偏食会影响人的体质,有时也会影响到人的心理状态,因此有必要对此予以控制。偏食的特征如下:
.拒绝食用某一类食物,如蔬菜、水果或肉类等。
.拒绝食用某几类食物。
.拒绝食用某种食物。
.仅仅食用某种食物,如肉类。
.仅仅食用某类食物等。

5.遗尿

遗尿是指学生经常不自觉将尿排在衣服或床上。遗尿分两种,首级遗尿和次级遗尿,前者是指在孩子的生理系统尚未成熟时期出现的遗尿现象,这是正常的遗尿,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其生理系统会逐渐成熟,其遗尿行为消失。次级遗尿是指在人的生理系统成熟后出现的遗尿现象,这种行为一般开始于5-8岁,其发病率在小学时期较高,中学时期的发病率为1%左右。


三、情绪混乱

1.调整抑郁

调整抑郁是由于生理或心理方面的缺失而引起的抑郁,这种异常情绪与人们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自己本身的变化有关。当周围的环境发生大的变化时,人们需要及时地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调整,如果人们通过调整适应了环境,人们倾向于出现积极的情绪,否则会出现消极的情绪,主要是抑郁情绪。一般情况下,调整抑郁与人们的"损失"有关,如父母缺失,身体的一个部分的缺失(如失明)等,与生活、学习上的失败有关,如学业失败等。 调整抑郁主要有下面两重表现:
.紧张 这样的患者往往有强烈的紧张情绪,因为环境的突变或自身的突变要求其进行调整,而他们又缺乏调整的方式,因此便处于紧张状态。
.严重抑郁 在这样的状态下,患者的抑郁程度较一般状态下的抑郁程度大,这种情绪已经严重低影响到患者的社会适应等。
调整抑郁的发病率在少年为5%,成人为20%。

2.轻度抑郁

是指抑郁程度较轻的抑郁行为,又称精神抑郁(dysthymildisorder),一般出现于中学生,小学生很少出现轻度抑郁。


轻度抑郁的发病率在小学生为3/2000,青少年的发病率为小学生的10倍,即1.5%。这种行为的持续时间至少为1年。

3.严重抑郁

严重抑郁(major depression)的抑郁程度较大,这种情绪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这种行为多发生在女性患者深上,严重抑郁主要有下面几个表现:
.失眠或严重失眠
.多动,不停地打扰别人
.吃得过多或太少,体重的变化很大
.对日常生活缺乏兴趣
.无活力
.认为自己无价值,有犯罪感
.注意集中困难,集中思考问题有困难
.经常出现自杀念头

4.学校恐怖

患者害怕上学,在上学前拒绝上学,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生理表现。具体而言有下面几个特点:
.惧怕家人受到伤害,特别是父母受到伤害,因此拒绝上学
.生理反应。有的表现是肚子疼痛,有的是头疼,发作时甚至浑身出汗,但是如果告诉他们说今天不用上学,此症状消失。
学校恐怖一般发生在儿童,但是有的会持续到中学时期。

5.恐怖

恐怖分两重,这两重恐怖在中学生中都有突出的表现。
自然恐怖 恐怖自然界的对象,自然恐怖主要有下面一些:
.高山恐怖
.恐高
.电梯恐怖
.恐水
.恐风
.恐火
.广场恐怖
.光明恐怖
.黑暗恐惧
.动物恐怖(个别动物)

实际上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我们恐惧的对象。自然恐怖症在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异,轻微的自然恐怖几乎人人都有,它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但是严重的自然恐怖则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社会恐怖 社会恐怖对人的影响更大,主要包括三种:
.单纯性社会恐怖 在公共场所感到很不自然,有明显的恐惧并逃避公共场所的倾向,如不敢抬头看人,不敢大声讲话等。
.异性恐惧 不敢见异性,见到异性后会很紧张,会出现出汗、结巴、发抖、面部肌肉抽动等表现。异性恐怖一般发生于男生。
.领导恐怖 是指在领导或老师面前表现出的恐怖行为,其表现也是出汗、结巴、发抖等。

6.考试焦虑

对考试产生的焦虑情绪。考试焦虑主要出现于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考试焦虑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的表现:
考试前:
.考试前有明显的紧张情绪
.有逃避考试的倾向
.出现生理反应,如生理疾病(发烧,肚子疼痛等)
.注意力不集中,有疲劳感
考试中:
.强烈的生理反应:出汗,紧张甚至休克
.注意力难以集中
.记忆、思维能力下降,甚至头脑一片空白
考试焦虑对其考试甚至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影响,及时他们平时有好的成绩,但是关键的考试则往往失败,因此对学生的考试焦虑必须予以控制。

7.孤独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孤独行为的越来越突出。以前孤独行为都发生于成年人,但是近年来在儿童和青少年的中的发病有上升趋势。儿童和青少年的孤独行为首先是由西方学者卡纳尔发现的,通过大量的研究人们发现,孤独行为有下面一些表现:
.言语发展迟缓,言语发音不清,不准确,理解言语困难
.沉默
.不能和人进行正常交往
.活动刻板,或有强迫行为
.肌肉的张力减退,身体各部位的协同性差
.有人研究认为孤独症儿童有异常的脑电活动
.发作,如脱衣服,砸东西,打人或自己
儿童和青少年的孤独行为的发病率虽然不高,但是对人的影响很大,这种行为不仅影响其学习,而且也影响到其生活和社会适应性。由于他们存在言语交往上的问题,因此他们一般表现出智力方面的不足。孤独行为很难治疗,到现在为止,对孤独症的治疗尚无很有效的方法。

四、活动混乱

1.肌肉抽动混乱

肌肉抽动混乱(the tic disorder)是一种在儿童和青少年表现突出的行为混乱,其表现是患者身体的一个部分或几个部分有较多的异常的动作表现,这些动作往往是无意识的和难以控制的,抽动的部位一般是面部、径部和肩部。肌肉的抽动一般分两类,一是单纯性抽动,二是复合性抽动,前者是由单一的肌肉运动组成,包括单纯性运动抽动(如眨眼、曲径、提肩等)和单纯性发声抽动(如咳嗽、清喉,发出咕噜声,吸鼻涕,喷气息),后者是指多种肌肉的抽动,包括复合运动抽动(如面部多块肌肉抽动,由突出的修饰行为,踢一个东西等。具体的表现如下:
.这种行为开始于21岁以前
.有不断重复的、快速的、无意识的局部的肌肉活动
.其持续时间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不等
.几乎每天都有多次这样的表现
.出现单一的或复合的发音气管的抽动
.这种混乱持续时间从几周到一年不等
.这种行为并非是指由药物或中枢神经病变引起的病理性发作
.在心理紧张时这种表现特别突出

2.刻板运动混乱

刻板运动混乱(sterotyped movement disorder)是指经常重复作出一些单调的动作,与肌肉抽动不同的是。儿童刻板运动的主要表现如下:
身体的刻板运动
.点头
.摇头
.反复动手
.反复动脚
等发声气管的刻板运动
.吸手指
.咬嘴唇
.咬脚指
.咬牙
.舔舌头

刻板运动混乱和肌肉抽动混乱的区别有两个方面,(1)对于刻板运动的患者而言,他们对自己的这一行为有明确的意识,而且对自己的这一行为并不感到羞愧,有的甚至会有快感。(2)他们对反复地不厌其烦地做同一个动作。一般认为这种行为是暂时的,在成年时期会逐渐消失。

五、认识和学习混乱

1.心理迟钝

心理迟钝也叫做弱智,是指智力低于一般人。对智力迟钝的诊断一般从下面方面完成:
智力 对学生能智力的诊断标准是这样的:
.一般的模式(智力商数,IQ)
130分以上, 智力超常,占总人数的1%
110-129 智力偏高,占总人数的19%
90-109 智力中等,占总人数的60%
70-89 智力偏低,占总人数的19%
70分以下 智力低下,占总人数的1%
.智力低下的分类,美国心理迟钝研究会(AAMD)将心理迟钝分为四类
50-70 轻微智力迟钝
35-50 中等智力迟钝
20、25-35 较重心理迟钝
20、25分以下 严重心理迟钝
社会接受行为 社会接受行为是指学生的行为和大众行为的一致性,通过观察,如果学生的行为和大众的行为是一致的,或基本是一致的,那么其社会适应行为是正常的,否则是异常的。我们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评价学生的社会接受行为: .行为表现,如堆积木或做游戏时的行为表现。
.社会行为,如哭、笑和与人接触时的行为表现。
.动作表现,各种动作习惯的正常性程度。
.言语表现,言语习惯有无异常,如有无言语过少或异常的语法现象等。
社会适应行为 是指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社会适应行为,AAMD对社会适应行为的解释如下:
"个体满足独立和社会责任标准的效果和程度"
对社会适应行为的评价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完成:
.日常活动,主要是指衣食住行方面的表现。
.认知、社会、知觉运动和社会指导行为。
.关键的操作。

2.获得性阅读混乱

获得性阅读混乱主要是指阅读材料时表现出的行为混乱,混乱的特点是这样的:学生存在明显的文字认识和阅读理解方面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不是由于学生的的心理迟钝引起的,也不能用其它的生理缺陷来解释,如视觉或听力问题等。这会行为混乱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也影响与阅读有关的社会行为,同时他么还有严重的口头阅读问题,如阅读时出现掉字、错字和换字的现象,阅读速度很慢,或阅读的时候有突出的停顿现象。

获得性言语混乱一般开始于7岁以前,有的可以一直持续到成人时期。就学生而言,其发病率为2-8%。

3.言语理解混乱

是指言语理解方面表现出的异常现象,其主要表现如下:
.这种混乱不是由于心理迟钝引起的
.不是由于神经系统混乱引起的
.不是由于视觉或听觉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不是由于受的教育少引起的
.程度较轻的患者仅仅对某些词或某些句子难以理解,如空间方面的词和复合句子,比如"如果-就"此类复合句子等。
.程度严重的患者存在很多方面的理解困难,或很多理解能力的缺失,他们甚至无法理解简单的词和句子。

言语理解混乱一般开始于童年时期,有的可以持续到青少年甚至成人,其发病率为3-10%。

4.发音混乱

发音混乱是指在发音方面表现出的行为异常,这样的患者很难形成或保持正确的言语发音,其具体表现如下:
.这种混乱并非是由于生理方面的不成熟引起的。
.不是由于智力迟钝引起的。
.不是由于发声气管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不是由于神经系统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出现错音
.出现漏音
.出现变调
.出现"婴儿言语"
发音混乱的发病率是这样的:8岁以前为10%,8岁以后为5%。

5.书写混乱

主要是指书写技能方面表现出的行为异常,书写混乱主要有下面几个特征:
.不是由于生理的不成熟引起
.不是由于手的缺陷所引起
.不是由于神经系统方面的原因引起
.不是由于没有接受很好的学校教育引起
.不是由于心理迟钝引起
.不是由于感官的缺陷引起
.在写作时经常出现拼写错误
.出现错字和别字
.语法不合乎逻辑
.句子之间的组合不合理

6.数学学习混乱

数学混乱又叫发展性数学混乱(developmental arithmetic disorder),其特征有下面几个方面:
.这种行为混乱不是由于心理迟钝引起的
.不是由于没有接受不良的学校教育引起的
.不是由于感官方面的缺陷引起的
.这种混乱影响其学业成就和与此有关的日常生活
.存在数学技能方面的问题,如理解和命明数学概念和操作有困难数学符号和相应的概念的联系有困难。
.存在感觉技能问题。认识和阅读数学符号有困难,不能对事物进行分类。
.存在注意问题。出现数字抄写错误和数字遗忘的问题。
.存在推理困难
.存在概况和迁移困难。
.选择和利用正确的信息有困难,如遗漏一些重要的信息。
.经常出现矛盾思维
数学混乱一般出现于8岁以后,发病率为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