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频道 > 心理咨询

学习障碍的表现特征

来源:时间:2008-05-15 字体大小【大】【中】 【小】 分享至:
主要表现学习成绩不好,特别是阅读因难,有相当多的病例还同时伴有品行问题,但临床检查,患儿并没有外周性视觉或听觉障碍,没有瘫痪等运动障碍,也没有明显的智力缺陷。患儿可以有下述的一种或数种缺陷。
感知觉障碍
学习必须有精确的知觉辨别能力。这类患儿,一般视力检查正常,但有特殊的视力能障碍,常常不能在某些背景上识别字或图形,不能鉴别字是否反转,如对"上"与"下","6"与"9"的分辨感到因难。有时当单独呈现某个字或图形时能够认识,而在较复杂的环境中则无法识别。有的对于类似的字难以区别,不能正确区别笔划的长短、多少,如对"田"与"甲"、"斤"与"斥" 辨别困难。有的对书写的词的位置顺序的理解困难,如不能区别"我打他"与"他打我"。患儿还可能空间定向能力差,分不清左右。有视知觉困难者,年幼时常伴有某些阅读困难。
听功能障碍
判断一个儿童是否有视功能障碍,可用以下简单方法:让患儿看几张图片,有的图片的画画相似,但有微小差别,有两张完全相同,要求患儿在这几张相似的图片中,找出完全相同的2张。有视觉一空间障碍的儿童,常常不能发现这些微小的差别。
这些患儿听力检查正常,但听觉辨别能力很差,如不能区别"区"与"拼",不能区别近似的声母或韵母。对于长于5-6个词的句子不能重复,常常讲出一些无意义的"词"。这类患儿可能有以下一种或数种听功能缺陷,即:声音的混合,声音的记忆,和(或)声音的分辨,以致阅读障碍。也有部分儿童,有以下一种或数种听功能的障碍,但并没有阅读困难的表现。
知觉转换障碍
学习的过程还与知觉的转换有关,如听写就需要将听觉刺激转换为视觉形象。学习阅读不仅仅是一个能看、能听的过程,还应能理解所读的内容。有这类障碍的儿童可以模仿成人背古诗词,但不理解诗词的内涵,仅仅是鹦鹉学舌般地记住了这些诗词的发音而已,不能算真正学会了这些诗词。
精细运动障碍
一些学习有障碍的儿童表现出写字与绘画的能力差,共济运动笨拙,精细动不良。如:9-10岁的儿童还扣不好扭扣,系不好鞋带,不会用剪刀等。但有些学习有障碍的儿童却有优秀的运动成绩,有的还是优秀的运动员。

语言发育障碍
语言发育与学习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其学习成绩明显较低。例如:对听见或看到的词发生遗漏或替换,语法和句法产生混乱。这类人有的表现为不能用语言与人交往,不能获得通常的阅读能力,不能正确地诵读单字或词和进行运算等,但有的儿童学习有障碍不是由于语言发育迟滞,而仅仅是由于发音的缺陷所致。
多动性行为的障碍
学习障碍可能与某些行为障碍同时存在,常见行为障碍有我动、注意力不集中、好冲动等。
但是,并不是所有学习有障碍的儿童都一定会伴有多动症,同时,也有是所有多动症的儿童都会有学习障碍。这两种情况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同时并存。且两者可以互相影响。有学习障碍的儿童,由于上课听不懂,对学习愈来愈不感兴趣,则会表现为注意分散、小动作多。多动症患儿,由于注意有集中,小动作多,学习成绩也会每况愈下。
情绪障碍
有些有学习障碍的儿童,可伴有情绪损害,这些不良情绪可表现为两个相反的极端。如:易冲动、好攻击、不合群、孤癖等。情绪障碍与学习障碍两者也可以成为恶性循环,互相影响。但有相当多的有学习障碍的儿童并无情绪障碍。
社会适应不良
这类儿童常常对社会上的人际关系发生错误的理解,对于社会交往采取回避、不介入的态度,或者过份表现出难于交往,人际关系处理不好。
综合协调功能的障碍
这类儿童可能有精细运动、感知、情绪、语言和社会交往之间的综合协调障碍,从而出现学习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