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师论文

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来源:时间:2007-09-28 字体大小【大】【中】 【小】 分享至:

  教育心理学认为: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和能力发展起动力、维持调节、补偿、定型的作用,美国学者布鲁姆的调查结果认为:95%的儿童智商相差很小,即:95%的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时,其基础智力应能达到相同的学习高度。所以在学习活动中,非智力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物理教学中培养和激发非智力因素应成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关键。
  自主探索教学模式是以探究式教学模式为基础,以物理问题的实验探究为特点,通过诱导学生参与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启发学生发现、开发学生创新潜能这四个主要环节来构建课堂教学,教师不再以教学活动的主宰者面目出现,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一定的情境,提供隐含知识特征的材料,引导学生“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学习、探索求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然后,通过交流评价过程获得正确的认识,并能自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它能较好地达到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目标。
   一、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
  华东师大的刘金梅、胡炳元老师的研究成果表明:非智力因素中与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相关的主要因素有:学习毅力、认识兴趣、成就动机、自制性、学习责任心、学习热情、自信心、自尊心,其中与物理成绩显性有关的因素中各关联度的大小关系依次为:学习毅力>认识兴趣>成就动机>自制性。
  成就动机在显性非智力因素中排第三位。学习成功体验是产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培养成就动机的核心就是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1、利用近景性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学生的成就动机一般表现在自我感知、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和能力展现等方面。在非智力因素中,学生显性因素表现出来的成就动机,往往是与学习目标的差距有关。因此,每堂课实验探索的目标要与学生实际能力的发展相匹配,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使探索目标步伐尽量较小,如: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索周期与质量、周期与振幅、周期与摆长、周期与重力加速度的关系,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努力是可以实现的。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成就动机。一般设计目标时,可取用低目标和高目标、定量目标和综合目标结合,通过先让学生达到最低限度的近景目标而得到成功感,从而激发成就动机,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从而去争取下一个目标。设定最低标准的近景性目标只是为了激发成就动机,而不是最终目标,学生的成就感一旦得到激发,这近景目标就完成了。
  2、利用直接体验强化成就意识
  书本知识是前人经验的结晶,对学生是一种间接体验,在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学生总感到科学是神秘的,牛顿、惠更斯、法拉第等科学伟人高不可攀。这是学生害怕学习、不愿向前跨步的一个原因,也是造成智力因素得不到很好利用的症结。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验验证,不但让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使学生开心地意识到:原来我也行。如在学习《单摆》一节内容时,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单摆在摆长不变时周期不变即等时性,远比告诉他惠更斯发现了等时性要震撼、要开心;在《电磁感应现象》一节的教学中,设计方案并亲自动手检验方案所带来的成功感也远比观摹老师演示实验获得的成功感强。所以在探索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是促使学生成就动机感的形成的一个最好方法。在学习心理上:学生自己感知的东西是最可靠、最牢固的。这是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最有效的方法。
  3、营造追求成功的学习氛围
  追求成功是每一个学生的真实需要,他们在智力因素没得到充分展现时,往往被一些消极的非智力因素影响,对学习失去热情。要想学生得到成就动机,还得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才能使非智力因素中的显性因素得到激发。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努力创造民主、和谐、宽松、浓郁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地动性、合作性。如上文提及的学习《单摆》,学生通过实验探索、交流讨论、分析评价,自己从中得出结论。它不需要教师把结论强加上去。这样,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中得到了成功,在心理上,他们感觉到学习就是追求成功,而成功也并不是一种可怕的学习过程。在民主学习的环境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了调节作用。
  4、以赏识为主强化学生希望获得成功的动机
  对探索过程中同学们的成就,及时给与肯定,是强化学生希望获得成功动机的最好办法。教师语言的亲和性和鼓励性,使学生得到心理的满足,从而促成非智力因素中的成就动机向学习毅力转化,而开发成为智力因素,这是一种教学艺术。“这个问题提得有意思、从这个猜想看得出同学们思维很活跃、这个实验设计挺灵活、有独特见解、这个组的同学动手能力挺强”等等这些赏识性的评价,是开启学生非智力因素向智力因素过渡的钥匙。教师的鼓励,是强化学生成就动机的动力。老师的赏识,是学生智力发展一种潜在力量。当然,教师在给学生讲评回答问题的答案时,也要因不同的同学而给予恰当的评价,力求做到不损伤学生的成就动机。
  二、在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
  兴趣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学生满腔热情从事学习和探索。认识兴趣在各关联度中排第二位,培养浓厚的认识兴趣是诱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切入点。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认识兴趣
  一个人的兴趣往往始自好奇心。人对新奇刺激有着本能的反应,但它的产生不是内在的需要,而是由于外在的刺激所引起的。一节课的开场新颖、精彩、有趣,可有效地引发好奇心、吸引注意力,对引起学生学习的初步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兴趣在特定氛围中引发出来,又进而促进学习热情等隐性因素的发展。因此,创设情景,从学生的认知心理角度激发出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隐藏在心底里的学习动力,便能得到学生学习的热情。一般来说,常见的创设情境的方法有故事引入法、设制悬念法、引用史料法、对照比较法、暴露问题法、科学小实验、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等等。例如:在探索《超重和失重》时,针对大家对刚发射成功的神舟五号很感兴趣这一心理特征,先播放一段火箭发射、宇航员在太空、宇航员生活用品的录像和图片。这一过程不仅预示了即将开展的研究对象,而且把学生的思维从狭小的课堂引向广阔的现实世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非智力因素中的认识兴趣、学习动机就有了强烈的表现,进而把隐性因素中的自信心牵动起来,由此,踏上了探索物理科学的道路。
  2、通过培养提出问题能力促进认识兴趣
  提出问题是构成探究式学习的第一个要素。明代陈献章说得好:“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在一定情境中,学生能自己提出疑问,这有利于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兴趣。探索兴趣也是认识兴趣,在情境中激发出来的认识兴趣,只是学习兴趣的初级阶段。要想学生真正把显性因素中的认识兴趣深化、进而达到一种学习毅力,需要他们把隐性因素中的自信心引导到探索兴趣上,才能使显性因素中的认识兴趣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发扬开放性原则,让学生自由地发挥。教师要在教学语言的技巧与艺术性上下功夫,多一些启迪性、鼓动性的语言,让学生根据情境肯提问、会提问。如:在探索《超重和失重》时,针对上述情境,学生提出了许多感兴趣的问题:飞船上升、下降的过程是什么运动?宇航员在飞船上升、下降的过程中有什么感觉?他如何穿衣、吃饭、上厕所?他在做记录时握笔的感觉是否和地球上一样?他睡觉时是否需要床?此时有没有上、下之分?学生能提出这些问题说明他们学习有了自信心,也有了认识事物的兴趣。这时,他们的智力因素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展现,也初步表现出了学习毅力,这是认识兴趣在特殊的认识过程中的深化。
  3、通过建立假说使认识兴趣得到延伸
  恩格斯说过: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一个新的事实被观察到了,它使得过去用来说明和它同类的事实的方式不中用了。从这一瞬间起,应需要新的说明方式了----它最初仅仅以有限数量的事实和观察为基础。进一步的观察材料会使这些假说纯化,取消一些、修正一些,直到最后纯粹的构成定律。猜想与假设是构成探究式学习的第二个要素,也是科学探索最富有魅力的环节。这种探索魅力,最大限度地延伸了学习初级阶段的认识兴趣。打个比方说:情境教学中激发出来的兴趣,只是入门;那么猜想和假设则是走进了大门的门洞了。在门洞里要往里去,需要有毅力,用毅力保证当初的认识兴趣。我们说使认识兴趣得到延伸,就是要学生在学习中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推动学生满腔热情地学习。例如,在《电磁感应现象》一节的教学中,传统的方式是教师告诉学生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学生只需要机械记忆;亦或是老师安排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书上的几个实验,学生所有的活动都是根据实验步骤进行的,他们只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毫无乐趣可言。而在自主探索教学课堂中,学生的想象可以自由的飞翔,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因素都可以大胆假设,探索的过程是有目地的、为检验自己想法的过程,是“我要学”的过程,是学习毅力的表现的过程,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有效运用的表现。我们说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的目的,就是启发诱导学生隐藏在深处的非智力因素,从而使智力因素充分展现。学生在自主探索的猜想与假设中的“我要学”,就是培养智力因素,从认识兴趣开始,延伸到学习毅力的展现,克服了他们心中的基础差、学不好物理的种种误解,从而把能量释放出来,成了一种学习的动力,这是认识兴趣延伸的最终目的。
  三、在启发学生发现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
  学习毅力是非智力因素各关联度中影响最大的因素,它是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必备条件。毅力强的人,在学习过程中能长期不懈地保持充沛的精力,不屈不挠地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从大量事实、实验数据中归纳、总结出规律的过程是长期而艰苦的,没有坚强的毅力无法进行下去。
  1、在思维激荡的过程中孕育学习毅力
面对猜想和大量数据,学生始终存在内心的紧张:如何寻找联系和规律?教师要善于利用自由、和谐、开放的学习氛围形成积极的情感鼓舞学习毅力,激励学生产生强烈的使命感、任务感,促使学生去克服困难及经验不足,使学习过程持续进行下去。例如:在分析单摆振动的回复力来探索单摆振动特征时,学生通过受力分析求出单摆的合力大小为G2=mgsinɑ (如右图示),而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应具有F=-KX的特点。G2=mgsinɑ在表面看来并不等于KX。单摆的运动是简谐运动的猜测是否是错误的呢?图像法已证明它的运动确实是简谐运动,那问题出在哪里呢?学生思维在激荡,有的同学咬定青山不放松,通过努力获得发现;也有的学生左突右冲思维了无头绪想放弃,这时要及时发挥老师的主导提示作用:“只有在摆角较小时,T才具有等时性。这说明什么呢?”教师的提问旨在促使学生顺着原先的思维继续下去,即使是转换角度的思维,也要让学生感到坚持一下,就会成功了。这样,学生的探索活动才能真正坚持下去,才能跟随老师积极思维,克服困难并最终获得成功。
  2、在榜样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毅力
  许多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容易情绪冲动、目标动摇。根据中学生具有心理波动大、易受暗示的特点,要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榜样就在身边、榜样就是自己。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让他们看到自己成功的过去;遭遇挫折、思维中断时,要让他们看到原来的思维追求的合理性。这是以自身的成功去克服自身的困难。另一种方法,可以利用科学家的范例,使学生在学习中感知毅力是学习成功的原动力。而这种学习,切忌说教式,最好以学习中涉及到的内容为例。如教育大家学习开普勒的精神,我们是从开普勒对人们长期以来视为真理的观念----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产生怀疑之后,他发了四年多的时间刻苦计算,先后否定了19种设想,最后终于总结得出了开普勒第一定律入手,在引起学生情感共鸣过程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激励了大家努力拼搏的意志。
  3、在挫折中磨练毅力
  科学探索的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教师要善于利用挫折,提高学生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在教学设计上可先组织学生自主实验,用力推桌面上的物理小车。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结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老师先顺着学生的意思给予肯定,并让学生得知他们的观点和伟大的亚里士多德的运动理论一致。正当学生雀跃不已的时候,老师用锤子打了一下讲台上的小车,锤子停止施力,小车却不会立即停下来。新的案例否定了自己的结论,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这是学生认知过程中的一个停顿。在认知心理上,学生原先的兴趣、喜悦一下子受到阻滞,带来一种思考。这是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这思考过程可能是毅力的表现,也可能是毅力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希望教师给予帮助,然后继续探究下去,这是毅力的表现。另一种就是表示放弃,希望教师或别人给予结论,这是毅力在挫折面前的失败,这种表现我们是不希望看见的。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创设条件进行探索,仔细观察实验寻找规律,领悟理想模式的奥妙,克服思维定势,从另一角度思考,得出合理的结论。因此,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认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磨练他们的毅力。教学中这种磨练是必要的,非智力因素往往直接导致智力因素无法在学习中表现出来,通过磨练学习毅力是为了更好地打开智力大门。
  4、在发现规律的喜悦中促进学习毅力
  失败和挫折可以磨练毅力,但胜利、成功的喜悦同样可以磨练毅力。在学生获得新知后所表现出喜悦时,往往是毅力经受考验的时候:对有些同学来说,胜利带来成就感,科学探索充满了吸引力,使他产生继续探究的欲望;而有些同学在胜利后,往往不愿多想一些、想深一些,如果此时不及时给他们造成一种悬念,很可能学习毅力到这一阶段就结束了。如在探索《电磁感应现象》时,凭毅力学生克服种种困难发现了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后,有些同学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会变化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积极投身于下一堂课的探索活动;而对获得满足后思想上开始松懈的同学,则需要老师诱导他们思索:为什么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变化?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同哪些因素有关?如果学生能坚持一下,继续向前迈出一步,就能获得新的成功,这样,他们的毅力就真正成了学习成功的主要因素了。这就告诉学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坚持,只有坚持一下,才能搞好学习。
  以上从课程设计的几个角度,探讨了在实施自主探索教学模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可以在很多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在分组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在开发运用创新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做个有心人,处处都能发现培养学生非智力的锲机。

参考文献
1 刘金梅、胡炳元,影响高中物理学习能力的非智力因素的关联分析,物理教学,2004年第4期
2 沈德立,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
3韩永昌等,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
4 孟进等,新课程教学设计,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