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思想灵感

“洪水来临时,你将先救谁?”

来源:时间:2008-11-05 字体大小【大】【中】 【小】 分享至:

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

这个题目是美国一个中学课堂的讨论题目,活泼而有趣。要想让学生在洪水来临时先救老师,每一个老师都应该向学生无私地奉献师爱。师爱有时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

美国芝加哥一所私立中学,一位教九年级英语的老师布朗女士正在给她的学生们上课。在讨论完学习上的一道难题后,布朗女士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请问同学们,如果洪水来临时,你将先救谁?”这个提问立刻使课堂炸了锅:学生们议论纷纷,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同学们的一片笑声和喝彩声中,一位年仅15岁的男学生答道,如果他结婚了,他会救自己的妻子,而一位女生则大声回答说,她要去救老师布朗女士。

“为什么呢?”布朗女士问道。

“因为您最爱我们,最关心我们,您是我们最值得依赖的朋友!”

话音刚落,又是一片喝彩声,情绪激动的学生们顺着他的话,纷纷发言,一致赞美他们的老师是世界上最善良、最富有同情心、最完美的人,也是他们最可信赖的朋友。

看到孩子们这么依恋她,布朗老师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之中,十分感动,她忙说:“谢谢了!谢谢了!”

显然,这位布朗女士的教育工作是成功的,这种成功来源于最根本的教师素质——师爱。

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育中,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

前苏联伟大的理论家、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这些话,从师生关系上精辟地论述了师爱在教育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

日本一家报刊,对千名学生进行调查,有52.8%的学生希望老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而喜欢渊博知识型的老师的只占31.4%。可此可见,在教师的素质中,师爱占了多么大的比重,有时,它比具有渊博的知识更重要。

因为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可使人的精神愉快,给人以温暧和动力。中小学生属于青少年,而青少年热情高,他们渴望长辈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他们特别渴求和珍惜师爱。爱,是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的精神雨露。如果教师用这种殷殷的师爱建立起师生间真挚的感情,就会收到神奇的教育实效。

教育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活动。但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内因的作用是教育取得成果的关键。师爱正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动力。爱犹如春雨,不管滋润了哪一位性格不同的学生的心田,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进而自励进取。正因为如此,学生渴望爱的抚育,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追求。

学生得到教师的爱,自然而然地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心理学称之为动情效应。这种效应产生良好的后果,学生的表现是自觉尊重劳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老师看成父母般的亲人。他们愿意老师反映内心世界,坦露自己的思想,真诚地倾诉心里的秘密。

一位在陕北农村教书的老师,多年来把自己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学生,学生们与他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一个女孩子把父母正在为她包办婚姻的秘密告诉给他,并不许他告诉别人。还有一个男孩挨了父母的打,跑到这个老师的宿舍里,以寻求“支持”。以上这些事,由于窥探到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抓住了教育的主动权,有针对性的教育随着师生间爱的交融,而润泽了学生的心田。

师爱,不仅仅要求教师有爱学生的感情,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爱,从而有得于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十年树木,百年树木。爱既是一种艰辛的劳动,又是教师素质的最好体现。

那么,如何更好地体现这种师爱呢?

首先是尊重和信任学生。爱因斯坦能够与邻居孩子保持纯真的友谊;林肯愿为一个贫苦的孩子充任律师;冰心老人交结了那么多素不相识的小读者,无不是在与孩子们的交往中,奉献一份尊重和信任。

其次是了解和关心。深入了解和热情关心,是师爱最突出的表现。世界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当教师把一个学生认识到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的人的时候……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

第三是严格要求。爱而不严不是真正的爱。师爱有别于母爱,正是在于他突破了溺爱的圈子,严格要求与精心施教有机地相结合。

再就是要为人师表,作风民主。为人师表是师爱的重要体现,一位高素质的教师,必然是一个具有良好修养与情操的人。教师树立自身美好的形象最重要,用美的形象,美的人格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这是一种无声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