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校本教案

电磁感应现象

来源:时间:2007-09-28 字体大小【大】【中】 【小】 分享至:

佛 市 第 十 中 学

物理科公开课教案

日期

2003年1022日星期三

授课班级

高二(3)班

执教

邵慧玲

课题

第十四章第2节 电磁感应现象

教材

分析

电磁感应现象是电和磁的知识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并且与技术、社会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在这一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回答了学生在学完“奥斯特的发现”后通过逆向思维提出的问题,即磁能产生电流吗?也为进一步学习电和磁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学生

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学过《磁生电》,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知道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

教学

设想

    从学生熟知的感性知识入手,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将演示实验改变为分组实验,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去发现、总结规律,教师注意引导,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探索的状态之中。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

  2、掌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知道在电磁感应现象中能量守恒定律依然存在。

  4、通过电磁感应现象技术的应用,联系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从实验事实中归纳和概括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科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2、建立知识应用于技术,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

产生电磁感应电流的条件

难点

进行实验探索并从实验现象中概括出物理规律。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授课节数

1节

 

[教学过程]

 

教师主导

学生探索

物理情景

1、你能想象没有电的生活吗?

2、生活、生产用电主要是从哪里来的?

激趣

发电站——发电机

课件展示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电;演示小型发电机模型发电。

提出问题

发电机是根据什么现象制成的?

电磁感应现象

科学猜想

讲叙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时代背景,诱导学生建立逆向思维意识

思索:磁能不能产生电?

设计实验

讲述法拉第的失败;鼓励学生学习他的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激起思维困惑:磁不能生电?

导线绕在磁铁上

提出问题

在什么条件下能发现感应电流?

明确问题,激发探索兴趣

设计实验

引导思考:1、怎样利用桌上设备得到磁场?2、怎样判断导线或线圈中有没有电流?

 

提供:大小螺线管、铁心、电池、电流计、条形、蹄形磁铁、滑动变阻器、电键等

实验探索

掌握学生实验情况并及时指导

利用现有条件进行实验探索

交流

引导学生交流

 

学生简述实验结果

分析

利用Flash动画对比进行总结

启发学生在个性中寻求共性

学生思索

总结

不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穿过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尝试练习

在研究磁生电问题时,法拉第把一闭合电路静止地放在磁场中期待电路中的电流,此实验失败在什么地方?

回路中的磁通量未发生变化

运用创新

1、发电机回路中获得的电能是从哪里来的?螺线管B中获得的电能又是从哪里来的?

(能量守恒定律适用于电磁感应现象)

2、电磁感应现象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运用?

小结

本节课研究了什么问题?

采用了什么方法?

拓展

一、在研究过程中,关于感生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你有什么发现?

下一堂课你想做些什么实验进行研究?

 二、收集材料电磁感应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小制作电磁感应现象的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