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情境教学,打造品质课堂——道法教研组同课异构实录
2024年4月23日上午,佛山市第十中学道德与法治教研组老师参加兄弟学校佛山市第六中学“聚焦情境教学,打造品质课堂”为主题的 教学公开日活动。本活动旨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品质课堂”建设,促进课堂教学改革,聚焦情境创设、思维发展等教研主题,探究教学方法。本次活动邀请了多所兄弟学校老师进行同课异构,共同探讨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佛山市第十中学陈惠娟老师与佛山市第六中学叶秋宏老师进行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同课异构。
叶秋宏老师立足新课标和学情,紧跟教育教学改革新理念,课堂建构精彩绝伦。叶老师根据自己学校独具特色的“问题引领,小组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选用了学生刚刚经历完的“研学活动”素材,以此为线索设置了三个环节:快乐研学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相机遗失记 ——法定义务需履行;“风景区”判官——违反义务需担责。叶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习真实地发生。这节课不仅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辨能力,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真正落实了核心素养,致力于使学生成长为健康的、幸福的、全面发展的人!
陈惠娟老师以热点事件“秦朗丢作业”为线索展开教学。以时政材料为情境,通过三个小组合作探究“辨权责 探关系,享权利 担义务,依法律 正行为”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而探究活动“知责任 促践行”通过观看视频《那些人儿》充分调动起学生和听课老师的爱国情怀,通过谈感悟来达到本节课的升华。厚植家国情怀,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成为本节课最大的亮点。陈老师提供社会的正负思潮来制造教学冲突点,展示社会热点话题“新黄色新闻”来谈做法,让学生在交流、讨论、探究的深度学习中核心素养得到培养。本节课时政性强、有知识高度、有思想高度、知识逻辑性强、思辨性强。
禅城区道德与法治兼职教研员杨彩玲老师充分肯定了这两节课,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学习素养。两节课都充分聚焦情境教学,都采取“问题引领 小组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地位,所设计的教学环节都想把课堂交给学生。杨老师建议老师们情境的创设应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要真实有冲突,让学生有表达的机会。
为能打造出高品质课堂,让执教老师更好地对新纲要的理念把握准确,对教材的剖析更深刻,磨炼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我校道法教研组成员齐心协力,一起与陈老师进行多次“磨课”。通过“磨课”让陈惠娟教师在试教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并将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操作,为成功打造精品课堂打下夯实基础。“磨课”的过程中,教研组每一位教师都在积极参与着、评论着、对照着、提升着,更重要的是“磨课”过程中所创设的一种民主、和谐、平等合作的教学评论氛围,这种团队精神,有力地促进了教研组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效营造教师间积极进取、相互学习、交流合作的浓厚教学氛围。
道法教研组同课异构实录